尊敬的朋友,欢迎您访问“奥一都市时报”,我们每天为您报道最新、最热、最全的都市生活资讯。

主页 > 资讯 >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来源:奥一都市时报作者:钱森後更新时间:2020-11-03 20:56:02 阅读:

本篇文章4575字,读完约11分钟

在互联网加新业务格式的影响下,互联网消费信贷迅速崛起。据媒体报道,利用网贷平台进行日常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常见的消费模式。疫情期间,曾经依靠生活费和兼职偿还网贷的大学生失去了“收入”,债务接近“雷霆”。

有专家认为,网贷是目前最常见的金融消费方式。要进一步加强网上借贷利弊的宣传,把金融消费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在打击非法网贷平台的同时,要尽快出台细则,规范大学生正规网贷平台的借贷行为,如设定最高贷款限额、避免多平台借贷等。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s2/】疫情期间,入不敷出,拆东墙补西墙还贷【/s2/】

2019年11月,广发银行发布的《90后信用卡消费场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在互联网internet plus)新业务业态的影响下,互联网消费信贷迅速崛起。各大电商公司推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如花店、自愿支付等。由于其申请门槛低、手续简单、使用方便,在热爱网购的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很多“90后”第一次尝试信用消费时就使用了。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爱用网贷平台或信用卡提前消费的大学生,在疫情期间遇到了还款问题。

目前大三的常陆告诉记者,他通常喜欢用鲜花支付,“即使他去便利店用两美元买一瓶水,它也会开花”。因为花可以当月花,下个月还,这相当于每个月提前多花一点,下个月用父母给的生活费还花。

“但疫情期间我住在家里,父母不给我生活费。然后花苞的还款连不上,最后靠爷爷给的零花钱。”常陆说:“在家里的这几个月里,我刻意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网购,但当一切恢复正常生活后,我会继续使用花蕾。”

与常陆“轻松”的回答相比,去年刚毕业的杨海就没那么幸运了。杨海说自己刚毕业,住在北京,房租和生活费压力很大。“北京租房是‘一付三’,我一般都是用信用卡提前刷,然后每个月发工资再还信用卡。但是因为疫情,小公司效益不好,我被炒了,信用卡不能按时还。找工作生活都要花钱,经济压力太大。没办法,只能从几家大型借贷平台借一点钱暂时周转。”。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说到网贷,贵州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江说,这让他的大学生活质量越来越差。“花园里还有三千多块钱。今年家里没有生活费。我跟同学亲戚借了很多钱,终于没有什么‘爆款’了。”小江说网贷不能一接触就扔掉,像个无底洞。

常陆告诉记者,我们身边仍有很多学生通过“以卡养卡”的方式偿还信用卡贷款,即通过办理不同机构的信用卡或从不同的网贷平台借款,可以使用不同的还款日期实现循环还款。比如网上有很多类似“如何用500元还1万元信用卡账单”的帖子。这种帖子说,只要消费者在信用卡发卡日和还款日之间的任何一天,任何信用行为都被视为还款,任何信用都包含在下个月的账单中。比如你有一张需要还1万的信用卡,你手里只有500块钱。这个时候只需要把交款日和还款日之间的500元存入,然后用第三方平台刷出来就可以了。每次手术,省下来的500元都算还款,刷的500元计入下个月的账单。来回20次,还清信用卡账单。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至于这种还款方式,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信用卡欠款一万元还没有还清,“只有这个月的欠款推迟到下个月。此外,持卡人还需要向支付平台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大约1万元就需要75元”。

中国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发布了风险警示文件,指出消费者要正确认识信用卡的功能,合理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不要“借短用长”,合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工具在支持消费中的作用。

精准推送网贷广告,贷款额度持续提升

艾瑞咨询(iResearch)2020年6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零售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中国超过50%的网民每月消费超过2000元,超过20%的网民每月消费超过3000元。

所以各种网贷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充斥着年轻人的手机软件。据记者调查,现在很多正规的大型消费贷款平台都在各种社交媒体app上推送广告,甚至在微信朋友圈,也会出现一些贷款平台广告的信息流形式。

以外卖客户为例,其支付页面将允许多种支付方式。排名靠前的是“工行信用卡减6.6元”,客户自有品牌美团的“月供:可减2.5元,随机减最高88元”;在另一个外卖客户的“我的”页面上,“我的钱包”选项还支持“借钱”功能,最多可以借10万元,“高额度”用红色边框,整页都很亮。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杨海告诉记者,他用国内某大在线平台app刷新闻的时候,每次刷几个就会看到网贷视频广告。

“使用支付宝支付时,会提醒你优先考虑花支付,或者告诉你花支付有红包吸引用户开启花功能。”常陆表示,即使在一些主流的网上消费贷款平台,他们也会主动向用户推送一些关于贷款优惠或消费优惠的信息。“如果频繁使用,贷款额度还会继续增加,我的一些同学这一两年也增加了贷款额度。”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认为,柏华、白洁等平台都在支持分期业务,比较正规。“同时,对大学生的额度审批相对较少,不会造成太大的风险和还款压力。应该更加关注那些非法的点对点借贷平台。”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据了解,部分网贷平台审批宽松,贷款额度超出个人还款能力,为大学生埋下隐患。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很多网贷产品声称日利率不到0.05%,让人觉得利率很低,但实际上这个日利率对应的是18%的高年利率。

对此,不少受访者表示,网贷平台为了盈利故意提前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引导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以信用为担保透支个人账户。这些正规的、大规模的消费网贷平台,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渗透进校园,透支了年轻人的活力。

很多网贷平台的主要口号是“秒注册量高,凭身份证秒放款”。“在这么大的环境下,你觉得想借钱不用问人。你只需要有钱花在下一款应用上。”常陆说。

高级消费越来越普及,网贷平台亟待规范

所谓的“校园贷款”,根本就是给大学生的小额贷款。在校园网贷平台上,大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提交材料、考试合格并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轻松申请信用贷款。

一般来说,校园网贷渠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本地的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帮助学生创业,比如“名校贷款”“我来放贷”提供的贷款服务;二是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味分期”、“任分期”、“菠萝包”,有的还提供较低的提现;第三,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客观来说,校园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创业或合理消费等资金需求。但部分校园网贷平台的不规范运营和个别大学生消费失控,导致网贷机构暴力催款,个别学生无力还贷引发悲剧。

重庆一所大学的年级辅导员杨梅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一些大学生从来不贷款,目前这类学生占大多数;有的负债小,这些学生只在一个或几个平台上借款,完全有能力靠自己的生活费还清贷款;其他人负债很高。这些学生从多个平台借钱,拆东墙补西墙,这些学生身上就出现了“裸贷”。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正是这些负债非常高的学生的问题,导致了校园贷款的负面印象。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学生虚荣心强,花钱无节制,父母责任感不强。”杨梅说,“有的同学对个人征信了解不够,不在乎可能会有大量的逾期记录,这些逾期记录会导致征信不良,影响以后的理财生活。"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面对频发的校园贷款问题,监管部门正在不断加强监管。校园贷款等网上贷款的补救及相关还款工作已从中央政府推进到地方政府。但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还存在?尹振涛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虽然中国的监管要求比较明确,但是目前市场上有这样的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有些借款人,包括学生,没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去识别这些借贷平台的风险,或者由于各种原因,虽然他可能对这些借贷平台有一定的基本了解,但是他没有其他途径获得贷款,只能通过这些借贷平台借钱。很多从这些平台借钱的学生或者年轻人,可能根本不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甚至借钱的目的和支出方向也不一定合理合法;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没有能力立即发现每一个不良贷款平台,很多小平台在互联网上非常隐蔽。目前,他们只能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才能处理,这是一种“事后”的解决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关于校园贷款平台的政策法规其实已经出台了不少,现在主要是执行问题。”尹振涛认为,监管机构需要“积极发现”这些不良贷款平台,发现后可以通过工商、银监会等机构采取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查处;同时要“被动发现”。借款人发现线索后,应主动举报投诉。在发现非法平台后,需要对其进行严惩,以增加其非法成本,震慑这些不法分子。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新的骗局应运而生,导致网上贷款账户被注销

一场疫情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还催生了“取消网贷账户的电信诈骗”等骗局。7月8日,360金融反诈骗实验室和360移动卫士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取消网贷账户电信诈骗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取消网贷账户诈骗激增,4月份同比增长178%。受害者从大学注册网贷账号的人扩大到上班族,其中63%之前没有注册过网贷账号,约50%被多个网贷平台诈骗。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随着国家对非法校园贷款的不断打击和宣传,一些学生和其他群体逐渐意识到个人金融信用的重要性,因此一些骗子团体建立了所谓的取消校园贷款的骗局。

在采访中,刚刚遇到这样一个骗局的孙芳告诉记者他的骗局。今年4月份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app的客服,“说我的10万人民币贷款已经逾期两个月了,对我的信用记录影响很大”。孙芳说,他从未从金融应用借钱,但随后对方报告了孙芳的身份证号码、大学和专业等个人信息。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当我听到自己所有的信息时,我慌了。对方说我的个人信息可能被盗了,说我会帮我想办法,让我加他qq。”孙芳说,加了qq后,对方又给她发了一系列工作许可证和借款单。

“看到这个信息,我更加信服了,然后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孙芳回忆说,他最终下载了一款金融应用,并借了5000元钱把它转到了对方的银行卡账户上。“之后我想向对方确认我的信用信息是否没有问题,但发现自己被对方黑了,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孙芳说,仍然有很多人像她一样被欺骗。她加入的一个团体有1000多名受害者,诈骗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在意识到自己被骗后,孙芳迅速报警,但警方立案后,他们表示这种情况很难挽回,同一情况下的很多案件都不了了之。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报告显示,诈骗者使用最多的信息涉及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学校和专业、电话号码等。,导致很多受害者误以为自己已经注册了网贷账户,急于理清关系,从而陷入陷阱。报告显示,63%的受害者之前从未注册过网贷账户,而这样的小白用户对网贷账户注销流程知之甚少,更容易受骗。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据部分知情人士分析,此类校园销贷诈骗后维权的难点在于,犯罪分子诱骗受害者在网贷平台上进行贷款,然后转入指定账户。诈骗犯罪虽然可以认定,但是被害人的贷款是以自己的名义取得的。如果不及时偿还或处理,将影响受害者的个人信用信息,甚至承担法律责任。受害者证明贷款是被骗子骗走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意愿,也是一个难题。同时,如果追究诈骗的法律责任,特别是一些涉及面广、金额大的案件,司法程序比较漫长,被骗的钱能不能追回或者追回多少都不知道。

(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对此,360金融反诈骗实验室提醒,个人信用信息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个人建立的“信用档案”,其中信用信息主要记录个人通过商业银行借贷还款的行为,网贷app账户注销与个人信用信息没有直接关系,任何第三方无权获取信用信息。以“大学生网贷账户影响个人征信”、“降低信用安全系数”为由威胁诱导注销网贷账户的言论属于欺诈行为。

标题:(教育报道)疫情期间入不敷出,大学校园缘何成了网贷“收割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奥一都市时报是国内覆盖面最广、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时报之一,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奥一都市时报将予以删除。

奥一都市时报网介绍

奥一都市时报秉承“创造价值、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奥一都市时报立足中国、面向全世界。追求激情中见优雅、时尚中透深刻的办报风格,致力于为读者呈现“真的不一样”的阅读快感。报道的资讯集政务、经济、都市新闻、旅游、文化、商务、社区互动、外文为一体的新闻门户网站。我们会更快、更深、更贴心、更权威,在多维度的传播体系里,继续记录生活、歌颂时代,继续陪伴我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