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朋友,欢迎您访问“奥一都市时报”,我们每天为您报道最新、最热、最全的都市生活资讯。

主页 > 资讯 >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来源:奥一都市时报作者:钱森後更新时间:2020-11-06 05:08:01 阅读:

本篇文章917字,读完约2分钟

采集标本,采摘唐古特白刺种子约200公斤,每天徒步铺设面积6000平方米的灌溉管道……近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南京大学草业学院“走进生态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实践团队,于夏季进入内蒙古阿拉善沙漠,10天内处理了30多亩沙漠,带回70个植被样品。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南农同学在阿拉善沙漠播种固沙植物。

阿拉善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大,昼夜温差大,植被覆盖率低。老师们把20人的实习团队分成播种组和栽培组。播种组的任务是开垦沙漠土地,播种混有紫花苜蓿、沙打旺、冰草、菊花、二色补血草等各种沙漠植物的种子;培育组的任务是种植生命力极强的沙漠植物——景天。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熟练,种子经常绑在手上,混合种子不均匀,铲土沟不直,移植的景甜没有缩短茎干等。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技巧,克服了困难。”辅导员董宝英表示,播种和培育是农业院校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学生们原本认为这非常简单,但他们发现在沙漠中做这些事情并不容易。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唐古特白刺根系发达,被称为“沙漠中的葡萄”。其果实可入药,防风固沙效果极佳。为了实现植物繁殖和温室育苗,实践组在4天内收集了约200公斤唐古特白刺种子;种植的植被需要灌溉,学生协助工作人员拆除铺设灌溉管道,总面积6000平方米,可灌溉10亩左右的混花系统;沙漠天气多变,学生们在温室里灌了7000多个营养杯,给种子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和治理效率。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董宝英介绍,此次实习学生还采集了70个植被样本,包括梭梭、沙拐枣、花棒等20多种植物。“采集样品可以对阿拉善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总体评价,也可以制作成植物标本,作为学院研究内蒙古草原种植的模型。”她介绍。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为了挑标本,练习组成员在乌兰布和沙漠平均每天步行10公里,经历了很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场景。“有一次,一个差不多五个人的小团队出去采集样本的时候遇到了一场大沙尘暴,可以吹玻璃。我们待在室内时非常害怕。好在出去的成员没走多远,虽然被吹到地上,但最后还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当地地面温度高达40°c,为了防止晒伤,帽子和口罩必须全副武装,很多学生都在酷热中。”

(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来源:人民网

卢,编辑部值班委员

值班军官,洛瑞

值班编辑黄桐·凌展


标题:(教育报道)南农学生走进内蒙古阿拉善,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奥一都市时报是国内覆盖面最广、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时报之一,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奥一都市时报将予以删除。

奥一都市时报网介绍

奥一都市时报秉承“创造价值、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奥一都市时报立足中国、面向全世界。追求激情中见优雅、时尚中透深刻的办报风格,致力于为读者呈现“真的不一样”的阅读快感。报道的资讯集政务、经济、都市新闻、旅游、文化、商务、社区互动、外文为一体的新闻门户网站。我们会更快、更深、更贴心、更权威,在多维度的传播体系里,继续记录生活、歌颂时代,继续陪伴我们的用户。